◎全媒體記者 徐金華
10月17日——22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舉行。我市除積極組織非遺項目參展外,同期舉行第七屆非遺節社區實踐活動,在廣場、商業街、社區、校園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通過圖片及實物展覽的方式充分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其中包括現場品味遂寧特色小吃;非遺節目表演、游演;傳承人進行非遺傳習教學活動;開展非遺知識講座等豐富多彩的節會活動等……讓群眾感受到非遺的內涵與魅力,推動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非遺保護傳承的良好氛圍,促進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和科學發展。
“夏氏風車”進校園
遂寧非遺項目成都受青睞
10月17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開幕式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隆重舉行。本屆非遺節以“傳承多彩文化·創享美好生活”為主題,設立1個主會場和28個主題分會場,來自86個國家的1100余個非遺項目和5600余名代表將共襄盛會,開展國際展覽、國際論壇、國際競技、國際展演和互動體驗等各類活動540余場。
遂寧市省級非遺項目觀音繡、市級非遺項目觀音素麻花和傳統木雕工藝“遂荷木雕”受邀參加第七屆成都國際非遺節主會場展覽展示活動。
記者在現場看到,來自遂寧的非遺項目在成都展會上備受青睞。觀音繡展示區內,人來人往;絨片平滑、繡品細膩、靈動美觀的觀音繡像栩栩如生,引得中外游客嘖嘖稱奇,不少游客禁不住向前詢問打探。
當天,酥脆香甜的觀音素麻花一亮相便受到省內外觀展游客的熱烈歡迎,開展不到兩小時,已銷售帶去參展麻花數量的三分之一。
資陽分會場,遂寧市省級非遺項目“石工號子”帶來的現場表演深受好評;市級非遺項目“徐老三豆腐干傳統制作技藝”“遂都石磨香油”受參展游客的青睞,展現了遂寧非遺文化的無窮魅力。
在崇州分會場,來自遂寧的省級非遺項目“遂寧竹編”一亮相“非遺國際競技—道明國際竹文化節”活動,便引來了眾多關注,竹條編織出來的圖案更讓人嘖嘖稱奇。
射洪非遺走到市民身邊
民眾身邊展演演繹生動非遺
在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期間,我市也開展了系列活動。通過展覽、展演和互動體驗等,把非遺節辦到民眾身邊,全面展示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實踐優秀成果,促進非遺項目的文化傳播力、影響力。
在大英,象山花鑼鼓、蓬萊大樂、金錢板、桿秤制作、包旱煙桿、徐氏泥彩塑等非遺項目,通過實物、演出、研習等方式,充分展示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讓大家體驗傳統手工藝之精巧,零距離參與非遺保護工作。
在蓬溪縣奎閣廣場,送蠐蟆、麥稈畫、高坪土陶、江正品姜糕、洞經音樂和書法等以圖文展板、實物展示、現場演示等方式讓市民直觀了解蓬溪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船山,通過非遺產品展示展銷、非遺文化活動展演、非遺宣傳等形式,將“桃子龍舞”“胡氏剪紙”“夏氏風車”等多個非遺項目的發展歷程送到百姓身邊,讓百姓對這些非遺項目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射洪縣天仙鎮演出現場,射洪縣的非遺節目金錢板《王瞎子算命》、碟子《建設美麗四好村》、川劇獨唱《馬房放奎》等和其他舞蹈、戲曲節目逐一登場,贏得了在場群眾陣陣掌聲……
據不完全統計,“非遺節”進社區活動期間,遂寧市線上與現場共13萬余人次參與活動,直接間接拉動消費170余萬元,實現意向訂單金額187.1萬元。
“石工號子”在資陽受好評
展會帶給遂寧非遺深度思考
對于非遺項目來說,每一次”非遺節“便是一次展示和學習的平臺。這一點,非遺項目的傳承者們深有體會。“從我們進入展區展示以來,每天前來咨詢的人很多,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我們觀音繡,可以說‘非遺節’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宣傳、展示的平臺。”展場上,觀音繡現場負責人介紹說。
作為“非遺節老面孔”的徐氏泥彩塑人傳承人感觸則更深,以前每一次參展于他們而言都有新的收獲。這次在家門口展示,讓父老鄉親們更加了解,于他們而言也十分有意義。
“我市非遺進社區實踐活動與旅游工作有機結合,促進了文旅融合發展,營造了市民、游客共同關注,保護和傳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濃厚氛圍。在諸多方面體現出特色和亮點,取得了新的突破,實現了常辦常新、一屆更比一屆好的目標,使非遺節真正成為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市文化館館長張強如是介紹。
“我們的非遺傳承人們既要在展會上展示自己的精彩,也要走出去看別人的手工技藝如何生存、發展,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走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歷史發展證明:符合時代需要的才能發展。非物質文化要發展壯大,就要傳統與現代相融合,既要繼承傳統,又要契合時代的發展。”張強說,在“非遺節”這個國際平臺上,還有不少是帶著目的來找項目的,這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也是一個促進的機會。
遂寧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舉報電話:0825-2321500
地址:四川省遂寧市遂州中路718號 郵編:629000 電話:0825-2321500 傳真:0825-232448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70008 蜀ICP備05003517號 川公網安備 5109030200010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川B2-20110150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川)字第101號
遂寧市互聯網不良與違法信息舉報中心電話(傳真):0825-2988759 郵箱:[email protected]